各教学单位:
为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保证教材选用质量,现将2022-2023学年教材征订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选用原则
(一)质量优先。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必须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其他专业原则上首先使用教育部国家、省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及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等。
(二)具有实用性。选用教材除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并且考虑到学生以后的深造、就业、创业等需求,使用学科领域内公认的高质量实用通行教材。
(三)适时更新。选用能够体现学科领域的新思想、新进展的教材。提倡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或修订版教材(特别是理工类、财经类、政法类专业)。其他教材应选择近5年内出版的教材,否则应出具选用说明。
(四)符合国家规定。引进外文原版教材要严格遵守国家出版物进口管理的有关规定,重点对引进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进行审核把关,确保使用教材的价值导向正确。
(五)适当限制自编教材。自编教材使用比例应严格控制,核心课程原则上不使用自编教材(属于国家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教材的不受此限)。
(六)凡选必审原则。选用教材必须经过审核。教学院(部)要严把教材政治关、学术关,重点审核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未经审查批准程序和未按规定审查批准的教材不得选用。
(七)马工程重点教材首选与应用尽用原则。凡是有马工程重点教材的课程必须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工程重点教材名单(见附件1)。没有马工程重点教材的课程,优先选用国家和省部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及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无上述优秀教材的课程优先选用经学校认定的优秀出版社名单(见附件2)出版的教材,如未选用,教学院(部)需出具书面说明,审批通过后方可选用。
(八)同一性原则。同一课程原则上采用同一种教材。因教学改革需要采用不同教材的,除严格执行选用规定外,应当先在小规模范围内试用,并将试用计划和教材选用信息报教务处备案。
(九)减负原则。每门课程只选用一本教材,在选优选新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价格适宜的教材,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因教学改革需要或特殊情况需要增订辅助教材、补充讲义的,须报经教务处审批后,方可预定。未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向学生发售、推销教材。
二、征订范围
2022-2023学年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所开设课程的学生教材(含拟复学学生)、教师教材。
三、征订程序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学校教材选用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与监督,教务处统筹全校教材选用日常管理,教学院(部)是教材选用的责任主体。教学院(部)成立教材选用工作领导小组,教学院(部)党总支对本单位教材选用的政治导向把关,教学院(部)对本单位本科教材选用的学术质量把关。
(一)教研室根据学校教材选用规定,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集体拟定本学年开设的全部课程所需教材(交叉课教材由承担教学任务的单位负责选订),由教研室负责人填写《学院(部)学生教材征订汇总表》(见附件3),经教研室主任签字,报学院(部)审核,并留存备案。
(二)教学院(部)要对拟选教材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经教务系统填报,教务处审核。
(三)教务处根据各教学院(部)填报的教材信息与书商确认后,报送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后,各教学院(部)不得再更改教材信息,并从教务管理系统内复制学院教材征订单进行打印,经教学院(部)院长(主任)签字(加盖公章)后报送教务处,教务处方可进行教材征订,审查未通过的,不予征订。教材一经选定,任课教师未经逐级审核批准,不得随意更换或使用其他教材。
(四)教师教材征订,要求所有课程授课教师均应征订相应教材或参考书,教师教材的信息和数量与后期教务管理系统上填报的教师教材的信息和数量保持一致。学生教材先统计教材信息,填写《学院(部)学生教材征订汇总表》(见附件3),留存学院备案,教务系统更新后再进行线上填报。
四、报送时间
(一)教师教材。各教学单位于2022年5月15日之前完成教师教材的信息统计,填写《学院(部)教师教材征订汇总表》(见附件4)并发送电子版至教务处审核,审核通过后纸质版签字盖章报送教务处备案。
(二)学生教材。各教学单位先统计学生教材信息,教务管理系统填报时间另行通知。
五、相关要求
(一)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原则,把好教材选用关。
(二)在教务管理系统准确填写教材名称(全称)、书号、版次、类型、定价、出版社、第一作者等相关信息。
(三)准确指定教务管理系统教材,开设课程应指定相对应的教材,分册教材不可重复指定。
(四)选用我校教师主编或参编的教材时,须单独填写《自编教材使用申请表》(见附件5),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方可进入征订程序。
(五)教材按照学年进行征订,征订程序结束后,原则上不再补订。如有特殊情况,需在事前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
附件1:马工程重点教材名单 .pdf
附件2:优秀出版社名单.pdf
附件3:学院(部)学生教材征订汇总表.xlsx
附件4:学院(部)教师教材征订汇总表.xlsx
附件5:自编教材使用申请表.docx
教务处
2022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