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本科教学工作,确保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课程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进度和《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疫情防控期间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工作指导意见》,现将本学期期末考核工作安排如下:
一、考核组织
1.学校成立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确定疫情防控期间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工作指导思想、原则意见和总体要求。
2.各教学单位成立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领导小组,统筹做好本单位所开设课程的考核组织与管理,有效推进课程考核工作。
3.各教研室或课程组建考核工作小组,认真研讨每门课程的考核、形成所开设各门课程的具体考核方案和安排。
二、考核安排
1.本学期开展在线教学的课程应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并按照“应考尽考”的原则组织课程考核。原则上采用线上考核方式进行,对于不适宜采取线上考试的课程,开课单位应制定线下考试工作方案、报教务处备案后可待学生返校后组织线下考试。
2.本学期授课于2020年6月19日全部结束,2020年6月22日至7月3日为复习、考试时间。
(1)考查课以及非笔试考试于6月15日至19日(18周)进行。
(2)集中考试(含双学位、重补修考试)于6月22日至7月3日进行。期间,每天安排4个场次考试(8:00~9:40、10:00~11:40、15:00~16:40、17:00~18:40)。公共课考核由各公共课教学单位负责,于6月29日~7月3日(20周)进行,教务处协调确定各门课程考试时间。专业课考核由各教学单位负责,于6月22日~26日(19周)进行,应避免与公共课考核时间冲突。
(3)7月6日~10日由学院安排教师集中阅卷。
三、学生考核资格审查
学生考核资格由任课教师负责审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取消该门课程考核资格。被取消考核资格的课程只能重修。
1.未按规定时间进行在线学习的次数超过该门课程在线教学次数1/3及以上者;
2.缺交作业达该课程应交作业量的1/3及以上者;
3.平时成绩不及格者;
4.其他应取消考核资格的情况。
四、命题与制卷
命题与制卷请按照《信阳学院考试命题实施细则(试行)》要求执行。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开放性原则。根据课程的特点,可以设计开放性试题以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能实际考核应用能力,确保命题能体现试卷命题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2.题量充足原则。采取试卷考核的课程命题要按照《信阳学院考试命题实施细则(试行)》执行。试题应覆盖教学大纲主要内容,编写广度、深度、难度、区分度和题量相当的A、B两份试卷。每份试卷题型不低于5种。文科试卷主客观题分值建议比例6:4;理工科试卷主客观题分值建议比例5:5。采用线上考试的,应对试卷题量和考试时长的适切性进行科学研判,确保考试能顺利完成。
3.各单位要组织好考核命题审核工作,严把命题审核关。审核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命题合理性、规范性、难易度、AB试卷的重复率、近三年试卷的重复率等。各涉卷人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命题保密教育和试卷安全管理。严禁以任何形式向考生泄露考核内容,一经举报查实,将作为教学事故严肃处理。
五、考试与监考
1.考试组织与安排
(1)考试安排
各教学单位要做好期末考核工作安排,要求合理安排线上考试时间,并编制本学期课程考核计划表和线上考试日程安排表,同时报送教务处备案。
(2)线上考试组织
线上考试模式采用考试系统答题+会议系统监考。考试系统建议使用超星在线考试平台,同时每个考场配合使用腾讯会议进行视频全程监考。每个考场30名考生,配备1名监考教师。线上期末考试开始前,各教学单位要组织教师做好考试平台的命题工作,组织师生做好测试,设置好期末考试平台的考试时间,保证线上考试的顺利进行。同时,各教学单位需在线上考试前创建腾讯会议号。
(3)监控视频要求
考生安装有腾讯会议软件的手机在拍摄时手机画面为横版,注意光线,调整适当距离,要求斜上方45度角拍摄,画面中要包含考生、考试桌面和手机或电脑答题画面,调好角度并用适当工具辅助固定。考生需保证每个科目的会议画面清晰、连贯,考前测试或考试过程中要配合监考老师或相关考务人员进行画面拍摄和查看。
(4)考试准备
考生须提前两台设备,一台设备登录考试平台用于在线考试,另一台设备登录会议系统用于在线监考。此外,自备空白的A4纸用于主观题的答题,并按学校统一制定的答题纸格式完整填写姓名、学号、课程名称等信息。也可提前打印好答题纸。学生原始的手写答题纸待回校后交给任课教师,收齐后统一保存装订。
(5)考生纪律
各学院要召开专门的在线学风考风建设会议,开展考风考纪警示及诚信教育,督促学生着装整齐、诚信应考,提前制止学生可能的考试违纪作弊侥幸心理。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41号令)、《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18号令)以及《信阳学院考生守则(修订)》,引导学生遵守考试纪律,诚信考试,坚决杜绝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
对于疑似雷同试卷、报告及论文等,应及时报告所在单位,由开课单位指派2名以上教师认真复核,对于经复核认定为雷同的,相关学生该门课程总评成绩均记为“0”分,并按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经过学院组织复核的雷同试卷、报告及论文等,一般不再接受学生的成绩复核申请。
学生除病假及不可抗逆的突发状况,否则不得申请缓考。申请缓考者必须根据我校有关规定在考前办理缓考手续,参加下学期初的线下缓考。
2.监考与监考纪律
线上考核课程的监考由任课教师和学院另行安排的其他教师组成,原则上每个考场考生人数不超过30。监考教师应按照《信阳学院监考教师工作规则(修订)》认真履行监考职责。违反监考纪律的人员,学校将按《信阳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为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考生与监考教师需在考试前30分钟进入腾讯会议,进行考试前的身份验证。由监考教师核验学生的有效证件:学生证、身份证。考试期间监考教师需全程查看视频,保证线上考场秩序,杜绝考试违纪作弊行为。如发现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监考教师应录屏或截屏记录考生违纪作弊行为,上报教务处,按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六、阅卷与成绩评定
1.阅卷教师应按学校有关规定结合线上考核实际情况及时完成试卷批阅与成绩评定工作。试卷评阅标准应客观、统一。
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将考生的答题纸统一在本学院内或送往文印中心打印后实施评阅。阅卷教师要严格试卷评阅程序,把好试卷评阅质量。具体要求如下:
(1)流水批阅;
(2)使用红色笔批阅;
(3)卷首和题首一律使用正分方式记分;
(4)答案完全正确只记得分;答案错误或未答的试题,在答案或空答处下划横线“ ”;答案不完整的,在答案下划波浪线 “
”,不打“√”、“×”等符号。
(5)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证明题等复杂的主观题必须注明分解后的采分和得分;
(6)试卷批阅时卷面要保持整洁,不得随意涂抹,确需要涂改之处需签名;
(7)合分人要认真检查各小题的得分和大题得分,确认无漏评、漏分后,将卷面实际总得分记入卷首“总分”栏,并在“合分人”栏签上全名。
(8)阅卷教师须在课程考核结束一周内完成成绩评定及核对录入工作。
2.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结合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实际,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可提升至40%-50%。任课教师在评定平时成绩时要客观公正、真实准确,杜绝无差别、无依据的判分,同时留存平时成绩相应的支撑材料,装袋存档备查。具体请按照《信阳学院学生平时成绩考核与管理办法》执行。
3.教师须在规定时间内对照考勤册逐一登分,不得误录、漏录。
(1)已办理缓考手续的学生,由教务处处理后,成绩备注栏显示“缓考”;
(2)缺考的学生,由教师在成绩备注栏填报“缺考”;
(3) 被取消考核资格的学生,由教师在成绩备注栏填报“取消考试资格”;
(4)无法在系统内录入的成绩,教师汇报给教学秘书,由教学秘书汇总提交给教务处。
4.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考核命题和学生考核情况。《命题双向细目表》、《命题审批表》、《平时成绩登记表》、《成绩登记表》、《试卷分析表》与试卷一同装订存档。成绩网上录入时间:2020年7月10日前。
5.成绩公布后,若学生对考核成绩有异议,可在成绩公布10个工作日内向教务处提交《学生成绩复议申请表》。学生本人不得接触试卷,更不得私下联系教师复核成绩。超出规定期限不再受理查卷和成绩更正申请。
七、巡考及监督
1各学院成立巡视小组对本院考场进行云巡视。
2.教务处会同督导室对全校考场进行云巡考。
3.学校设立举报电话(3016953、3011865、3011862),做到有报必查。
八、课程考核档案整理
1.凡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所有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环节)都应建立完整的课程考核类教学档案(含补考、重补修、双学位考核)。
2.存档的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考务工作存档材料、课程考核存档材料以及平时成绩评定支撑材料。一套完整的课程考核档案应能呈现出整个考核工作组织流程。
3.各学院课程考核档案的建设要指定专人负责,任课教师要积极配合做好课程考核档案建设工作,主动提交有关材料。以学期为阶段做一次课程考核档案归档整理工作。
2020年6月12日